暑期三下乡|管理学院"'理'想蓟程,红韵'乡'约"实践团纪实(二)
寻迹红色蓟州,传承革命薪火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上好“大思政课”,管理学院"'理'想蓟程,红韵'乡'约"实践团围绕蓟州区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文旅项目运营经验、乡村振兴创新举措等领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地调研。实践团先后走访了蓟州文庙、鲁班庙、独乐寺、白塔寺、烈士陵园及战备洞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研学、沉浸体验与互动交流,深入感悟革命历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活力。
文庙鲁班庙、独乐寺白塔寺
探寻古建瑰宝,传承文化薪火
实践团走访蓟州文庙与鲁班庙,在庄严肃穆的文庙感悟儒家文化精髓,于鲁班庙领略传统榫卯技艺的智慧。随后探访独乐寺与白塔寺,独乐寺观音阁的精美塑像与白塔寺雄浑的密檐砖塔,展现了辽代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这些历经千年的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与技术的巅峰成就,也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烈士陵园
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
在蓟州区烈士陵园,实践团全体成员怀着崇敬之情,仔细清理烈士墓碑周围的杂草,认真擦拭纪念碑上的浮尘。随后,全体肃立聆听盘山抗日根据地军民"小米加步枪"抗击侵略者的英勇事迹。这次的祭扫,让每位成员都深刻体会到红色精神的时代传承,并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


战备洞探访
重温备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
战备洞中的地下工事,见证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军民“深挖洞、广积粮”的备战历史。团队成员在隧道中触摸弹痕斑驳的墙壁,通过实物展陈与场景复原,深刻感悟“居安思危、自力更生”的精神内涵。


此次“寻迹红色蓟州,传承革命薪火”部分,管理学院“理”想蓟程,红韵“乡”约实践团既在千年文脉中筑牢文化自信,又在革命圣地汲取奋进力量。管理学院将继续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引导青年学子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