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顺利召开中国特色管理案例建设研讨会
暨AI情境下本土案例挖掘与国际化建设论坛
6月28日,中国特色管理案例建设研讨会暨AI情境下本土案例挖掘与国际化建设论坛在天津理工大学顺利召开。本次年会吸引了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教育机构和出版社的150余位管理学者和院校师生参会,共探中国特色管理案例新路径。来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和《南开管理评论》等单位的8位专家学者受邀作主题报告,多位工商管理学科领域权威专家围绕“AI情境下本土案例挖掘与国际化建设”的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并就扎根本土实践情境的案例开发、学术研究与理论创新提出关键指引与解决方案。天津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叶宁出席会议。

论坛开幕式上,天津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叶宁致辞。叶宁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一直以来关心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感谢,随后介绍了学校在管理学科和AI时代转型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强调开发扎根中国实践的管理案例,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战略支点,更是讲好中国管理故事的关键载体,并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曹昱亮主持开幕式。

院长王京滨首先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老师们,表示诚挚问候和感谢。王京滨指出此次大会充分响应国家关于特色案例建设与构建管理学中国学派的号召,积极倡导“AI赋能、中国情境、全球视野、时代引领、理论创新”的本土案例挖掘与国际化建设,管理学院始终将案例教学作为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的核心抓手,基于AACSB国际认证“使命-战略-行动”的管理体系,全面加速构建“AI+案例”教学模式,深化国际合作,构建本土案例“开发-教学-应用-传播”的全链条生态。

聚焦时代命题:
AI重构案例开发全链条
上午主题报告中,大连理工大学苏敬勤教授在《AI时代扎根实践的管理教育有什么价值?》报告中强调知识更新、重构和创造的方法论,呼吁理解AI、应用AI、重构AI的新生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陈世敏教授通过《中国主题案例的开发与发表——中国故事、全球贡献》报告,提出破解本土案例国际发表瓶颈和案例出海的诸多方法;江西财经大学胡海波院长在《人机融创:AI重构高质量案例开发》中分享了将AI工具融入案例开发的宝贵经验,指出“构建案例开发智能体、实现跨平台数据匹配”将成为高质量案例开发的关键;《南开管理评论》主编王迎军教授借《面向“管理新世界”的案例研究》深度剖析基于中国管理情境的新世界理论。

解码实践样本:
城市创新与数智转型的双向奔赴
下午议程聚焦中国管理实践前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志迎教授作主题报告《合肥有模式吗?——一座城市的创新实战案例》,解码政府、企业、高校协同创新的脉冲式驱动机制;南开大学许晖教授的《预见未来: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与营销创新的案例探索》以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企业发展战略转型与营销创新的典型案例;大连理工大学崔淼教授《本土实践:中国企业数智化案例开发探索》,重点介绍教学案例和研究案例的异同,并结合研究成果,分享教学案例和研究案例的打通过程与方法。

构建方法论体系:
从故事到案例的智能跃迁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李艳飞副教授、刘田田副教授作为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入库作者,分享了本土案例开发经验。李艳飞团队开发的《“建筑可阅读”观光巴士文旅项目研发之路》案例,以春秋集团创新实践为蓝本,展现了文旅企业通过IP开发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完整路径;刘田田团队则通过《盛恩科技:小微制造加工企业如何摆脱低端价格战?》案例,剖析了制造业企业战略转型的决策逻辑。

圆桌论坛环节,参会人员积极提问,现场围绕相关话题展开深度对话。针对AI时代学术发展的核心命题,专家们一致强调,需以“筑牢理论根基”为根本,立足本土实践土壤,通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案例,推动中国学术成果走向世界前沿。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京滨在闭幕辞中表示,将以本次会议为纽带,共建跨校、跨企案例开发联盟,以AI技术为杠杆,共筑开放共享的中国管理案例智能生态,以全球视野为坐标,共书立足本土、影响世界的管理新篇章!

会议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与会代表共同见证了管理案例开发从经验传承到智能共创的学术盛宴。此次研讨会,为AI时代管理学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传递出扎根中国本土实践的研究助力学科发展与国际化建设的信心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