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支教(一)跨越山河的边疆心语
亲爱的管理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
见字如晤,提笔问安。管理学院10名师生志愿者奔赴民丰县已将近一个月,大家逐步适应边疆生活,全心投入支教岗位。东西千里,情系一线,在此让我们透过民丰县县城小学三位实习教师的视角,感受这段旅程的初心与体会。

24管理科学与工程(研)-1班 唐俊:在援疆实习支教活动中,我担任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我遇见了一群如天山脚下胡杨般充满韧劲的孩子。他们的英语基础或许并不扎实,但是上课时我能看到一双双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支教的日子里,我愈发明白,这不仅是教孩子们英文单词的过程,更是一场文化与心灵的对话。新疆的风吹不灭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也吹不散我对教育的热忱。未来,我愿继续做那座连接语言与梦想的桥梁,让希望的花朵在西域的土地上,和胡杨、沙枣花一起,蓬勃绽放。

23管工-2班 艾力坎尔江·托胡提:援疆实习支教中,我担任小学体育教师。眼前的孩子们如同小骏马,眼神里满是活力与对运动的渴望,即便他们对规范的体育动作知之甚少,却总能用最纯粹的热情感染我。我不断琢磨更贴合他们的教学方式,把枯燥的体能训练变成“老鹰捉小鸡”的追逐游戏,将简单的队列练习融入 “小小探险家” 的情景模拟,带着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跳跃,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与力量。
支教,从不是单向的付出。在这里,我不仅教会孩子们传球、跳绳的技巧,更从他们身上学会了何为坚韧与纯粹。当看到内向的孩子因为一次成功的投篮而露出自信的笑容,当目睹孩子们为了团队荣誉拼尽全力的模样,我忽然懂得,体育教育不只是技能的传授,更是意志的磨砺、品格的塑造,是让孩子们在汗水中学会坚持,在协作中懂得团结。

23数管-2班 韩东瑞:在援疆支教中,我担任小学体育老师。体育课上,我们不仅在操场上训练运动会项目,有时也在教室里上“特别的体育课”。记得有一次,我教他们画心中的操场——孩子们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歪歪扭扭的跑道、高高的篮球架,还有手拉手的小人。那些稚嫩的线条里,藏着他们对运动最纯真的想象。我还教会了他们唱《歌唱祖国》,起初参差不齐的童声,经过一次次练习,终于能整齐地唱响。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在简陋的教室里回荡,我看见孩子们认真的脸庞,和眼中闪烁的光。他们用歌声带我看见最纯粹的爱国情怀,我们彼此给予的,是比知识和技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共同经历的温暖和一起成长的快乐。
援疆之路随远,我们必不负学院嘱托,以青春之力滋养边疆教育,让希望之花在祖国边疆盛放。感谢学院的坚实支持,祝愿管理学院薪火相传!
管理学院援疆支教师生
2025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