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支教(二)
西域热土上的青春足迹
亲爱的管理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
展信舒颜,问候轻传。管理学院10名师生志愿者在民丰县的支教生活已过半,众人渐入佳境,在各自岗位上收获成长与感动。今日,让我们聆听三位实习教师分享他们的耕耘与感悟。

24物流工程与管理(研)-1班 丁晓菲:在援疆支教中,我担任高三年级的英语培优教师。面对基础薄弱却渴望进步的学生,我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从词汇语法入手,结合真题演练,引导他们建立信心、勇敢表达。支教是一次双向成长,我不仅传递了知识,更深刻理解了教育的温度与重量——那是眼神交汇时的触动,是异乡星空下的坚守。这片土地教会我用更宽广的胸怀去拥抱差异,用更坚定的步伐践行使命。未来,我将带着这份赤诚,继续在孩子们心中播撒希望的种子,静待花开。

23管商-2班 塔兰提·加哈:在援疆支教中,我担任小学体育老师及副班主任,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人,这也是我第一次踏入南疆大地。从初次在讲台上的紧张不安,到如今的从容不迫,我对学生的态度也在逐渐转变,以前觉得自己的身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把课讲明白就够了。直到工作了一周后,才突然发现,自己悄悄变成了孩子们的“临时家长”。前期对调皮的孩子,第一反应是“管教”,现在更多的是“操心”——看到他们衣服扣子松了,也会下意识伸手扣好。支教的收获不在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在身份转换中捡拾起暖到心里的“小确幸”。在民丰的日子里,不管是把课讲得更接地气,还是陪孩子们多认几种花草,我都希望带着天理教给我的知识与品质,好好做事、待人——就像天理温暖我那样,我也试着温暖这里的孩子。

22保险学-2班 夏雪荣:在援疆支教中,我担任四年级的美术老师,引导孩子们用色彩表达情绪,从他们纯真的画作中我感受到了温情与温暖。支教不仅让我学会在简单条件下的教学与生活,更让我明白教育是相互点亮的过程——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被孩子们的笑容和同事的支持深深治愈。这段经历让我成长,也坚定了我继续用行动传递温暖的信念。
援疆支教征程不息,我们始终坚守“奉献边疆、育才强国”的信念,以知识传递温情,以行动助力教育。感谢学院关怀,祝师生安康,愿管理学院再创辉煌!
管理学院援疆支教师生
2025年11月11日